塞翁失马教学设计

文思都 人气:2.23W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塞翁失马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学会直译和意译结合的翻译方法

2、学会分析故事情节,改写、编写寓言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寓言中学会辨证地看待祸福得失等做人、思维的方法

重点:

积累文言词汇,从寓言中获得人生启示

难点:

编写寓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抢答成语

学生看图说成语,比赛抢答——————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

2。 导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看图抢答的这六个成语,均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所谓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二、 自主学习之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容易读错的字词:

2.感悟文言虚词作为停顿标志。

文言虚词有:

3、再读课文,弄懂文中词语的意思

亡: 父: 吊:

何遽: 居: 将:

引弦: 折其髀:

4、翻译这则寓言

5、积累:请根据上句补充下句:(你还能找到类似的短语吗?试试看)

鹬蚌相争————

螳螂捕蝉————

塞翁失马————

三、合作学习之研讨赏析

1、分析情节,研讨问题:这则寓言的线索是什么?

2、请根据线索用文中的原句概括故事情节。

3、根据情节概括寓意并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寓意:

启示:(最好能做到角度新表达佳):

四、继续学习之质疑、反思

1、你学了这课后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在我们生活中,你认为好事(坏事)能变成坏事(好事)吗?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应该用怎样的心态来对待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3、你觉得这堂课自己的表现怎样?你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新方吗?如果有,请你总结一下,与大家一起分享。

4、发挥你的才华,编写一则小寓言,比比谁的'故事好看,寓意深刻。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2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状元与乞丐》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学习课文有很多种办法,但是都必须以读为先。下面我们先各自用三分钟大声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下面考考你们的字词的读音怎么样。看大屏幕单个字注音,找生读。

下面请男女生各派一位代表,比比谁读得好。

找生评价

师范读,生齐读

屏幕上投出抽掉标点的故事原文,请同学们朗读。让同学用心记住课文的停顿,学会文言文句读,感悟文言虚词作为停顿标志,揣摩句意。

三、合作探究:

字词解决得差不多了,下面我们小组来合作一下,用六分钟时间自由探究课文,课件出示:

1、借助课下注释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清全文意思。

学生听老师讲故事后回答问题

要求学生能够划出关键词语,并能用正确的音调读出来

学生借助工具书串译课文内容

环节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这篇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哪些情节?

4、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不明白之处可以提出来讨论。)

师把握:先四分钟各自探究,再用两分钟四人小组交流。

师检查探究的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解释。

看来大家对字词的理解十分到位,下面请谈谈对课文初步探究的结果。

板书: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祸——福——祸——福

这些情节之间是不是独立存在的呢?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得马的原因是由于失马,正是因为马跑到了胡人的住地,才能带回来胡人的骏马,正是因为塞翁的儿子爱好骑马才折了髀,如果没有胡人大入塞,父子俩还用保命吗?所以说这祸福之间的转变是有一定的条件的,也就是说这篇寓言的寓意是:板书:祸与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变的。

有谁能猜一猜老师刚上课时为什么要讲那个故事吗?

福与祸、好事与坏事的互变是有先决条件的。故事中的阿大勤奋苦读才战胜了命运,阿二不思进取才落得可卑下场,所以,我们面临挫折、困难和失败时,一定要相信它们只是暂时的,努力会改变这一切;顺利时也不要沾沾自喜,不努力有可能变坏事。

四、讨论总结:

五、布置作业:

把《塞翁失马》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签名。

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寓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寓言的意思,并说说这篇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