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本教研 加速教师成长(网友来稿)

文思都 人气:2.13W

四川省伍隍中学教科室主任 闵文

加强校本教研 加速教师成长(网友来稿)

教育科研成果和升学质量是一所学校创品牌的双翼,是一名品牌教师人力资本的主要外显特征。现代化的学校一定是学习研究主导型的学校,具备两个特征:一是教育科研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成为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攀升的支撑点;二是有名教师,因为名教师就是学校的名片。

随着教育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教师流动将更加频繁,特别是拥有高技术附加值的教师,必将成为学校间人才竞争的焦点。一所学校要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不断将学校现有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而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实现人气化管理,努力探索以校为本搞好教研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以校为本的教研,即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它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将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一条重要路子。

最近一年来,我校在校本教研方面做了一些尝试。高考语文研究组的十位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为依托,结合高考考点,在雁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刘绪国和区语文教研员谭顺光的指导下,利用集体备课这一形式,在深入挖掘本校教研资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做到专业切磋、协调与配合,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研究出了一套系统的在高考语文复习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策略。这一做法使高三语文教师专业整体素质和技能得到了很好发展,给高三语文教育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教学质量迅速提高。我们在抓校本教研上作了以下探索:

一、提高思想认识,使校本教研制度化

从认识论的角度,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涉及三个重要概念,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因此,我校的校本教研,把高2004级各班学生和高考考点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语文高考备考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研究,具备校本性、人本性、科研性、依托性等特征。

从2003年下学期开始,我们成立了以秦绍勇为组长,闵文、唐友成为副组长,以各班任课教师为成员的“高三语文学科科研小组”,制定了详实的研究计划,组织新课程、新课标学习,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着眼于教学方式的改进、教育质量的提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二、加强理论指导,推进校本教研的进程。

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犹如鸟的双翅。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只能是盲目的实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碰到的问题越多,教师心中的困惑也就越多。比如,如何落实新课程的目标,如何把课改理念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有机统一,如何评价一节课堂教学等。上述有关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科学指导。因此,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成为了我们每个研究者的共识。我校研究组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三晚上教研活动时间,统一组织学习讨论课改的理念,探讨掌握课程标准、落实课程计划和进程,互相帮助领悟新的教学思想,掌握并消化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研究组要求教师在学习和教学中勤作笔录,勤写心得,结合教学教研实际,适时总结,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效的迁移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去。研究组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堂优质课,写一篇优质教案及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参加研讨。在全市高三第一次语文研讨会上,研究组成员闵文和唐友成分别作了题为《高考古诗鉴赏考点复习设想》和《备战2004年高考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专题发言。在全市高三语文第二次研讨会上,研究组成员胡明军作了题为《夯实基础 谋求发展》的主题发言。研究组成员闵文的`论文《四条策略应对高考语文后期复习》和《古诗鉴赏后期复习设想》分别在《考试报高考语文》和《语文周刊》上发表,唐友成的论文《高考熟语练习设计》在《招生考试报》上刊载。

三、注重实践研究,提升校本教研的质量

实践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归宿。我们认为,不能解决自身真实教学问题的研究、不能提升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不能促进专业化发展的研究,都是假研究、形式主义的研究。我们在校本教研的实践过程中,侧重于以下三方面的研究:

(一)开展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灵魂,教育科研只有扎根于教育实践的土壤上才能枝繁叶茂。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必须将校本教研、课改实验、素质教育与课题研究融为一体,提高实效性,使校本教研有效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我们将此项研究与省级课题《在中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研究》结合在一起进行,遵循“科学性、整体性、重点突出性、可行性、创新性”的原则,通过调查、研究,以及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专题研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我校还要求教师每周听一节课,作一次教后记,建立学生成绩档案等。通过这些制度保障,使课题研讨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二)抓好公开课教学

抓好公开课教学,可以促使教师深入备课,勤于探索,锐意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也可以促使教师之间的互研互学,强化教研教改意识,进而争取在教学领域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我们要求每一位老师每学期至少上一堂公开课,并且,在组织公开课教学的时候,注意体现一定的剃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老师上示范课、研讨课,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既要求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又要确保课堂质量,促使他们在教学上逐步走向成熟。每次公开课后都组织好评课活动,从而达到互相提高,共同促进的目的。

(三)搞好集体研讨备课

我们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是交流教学内容,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重要环节。因此,研究组十分注重搞好集体研讨备课,要求高中教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与本组教师“结对子”;公开课教学的教案做到由本组教师讨论后才上课;并且定期检查备课情况。在开展集体研讨备课的时候,注意做到了“三结合”,理论探讨与实际操作结合,教学研究与多媒体结合,组内信息与网上信息结合;同时,还强调反馈评价,注重群策群力,弘扬集体智慧,通过搞好集体研讨备课活动,促使教育教学进一步发展。

四. 体会与设想

我们的研究虽然只是定位于伍隍中学的研究,还是一种探索,或许还有很多不足甚至失败之处,但我想,我们已开好了头、起好了步,我们形成的这种学习风气、研究风气以及我们对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都将定格为我们最显著的成绩,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研究是成功的。我们所以能取得成绩,得益于教育局专家的悉心指导,得益于学校和年级主任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研究组老师的精诚团结、无私奉献和强烈的事业心。我们深感,要搞好校本教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师业务培训的新路子,打造学校的核心竟争力,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在宏观环境上:

1.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有计划的建设一批学习型研究型的学科教研组和学校,以点带面,形成氛围。

2.要有计划的培养、表彰和宣传一批学习型研究型的校长和优秀教师,倡导专家治校、专家授课,用先进典型引导人。

在微观环境方面:

1.学校上下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学习和研究,以经营学校的理念来管好学校人力资源,把粗放型管理改为集约型管理。

2.要善于发挥学科带头人尤其是学科研究示范教师的特殊作用,特别要制止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研究之风,保护好教师研究的积极性。

3.要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转变教师观念,使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成为教师自觉的需求。

4.落实六个方面的校本培训

(1)师德师风培训。

(2)教育理论培训。其内容包括课程改革的内容,课程改革背景目标、课程结构、教学策略、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以及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等,目的就是更新教师观念,吃透课改精神。

(3)课程标准培训。重点学习所教学科课程的目标内容、评价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

(4)教材培训,目的是提高教师驾取教材的实际能力。

(5)科学素养的培训。学习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

(6)信息技术培训。重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信息技术的使用。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相关知识,目的培养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服务教学能力。

7.发挥校外专家的作用。充分发挥校外专家的作用,指导青年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教学思考,挖掘本校教研资源和编写校本教材,通过示范课教学,分析教学个案,举行报告会,推广经验等活动,把校本教研推向深层次。

总之,要搞好以校为本的教研工作,学校必须深化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努力营造充满教研精神的教学氛围: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自主性,在工作中发挥主人翁的态度;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之余,进行教学反思;引导广大教师在学习贯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自主决定每堂课所讲授的内容、授课的方式或顺序;鼓励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追求教学艺术的个性化,进而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

作者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