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父母作文3篇

文思都 人气:9.51K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父母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华】父母作文3篇

父母作文 篇1

自从在西安有了家,父母每年入冬就去西安,图得是家里有暖气,干净卫生,让父母住得惬意。父亲在西安,每早都有下楼散步的习惯。有天父亲下楼散步,我兴致盎然,陪他去河边转转,父亲一路絮絮叨叨,给我介绍着沿路情形,虽然我对周边情况了如指掌,但是我听得高兴,父亲讲得认真。

回家路上,我有意落在父亲后边,父亲顶着晨曦,双手插在衣兜,背影依旧是那么伟岸,但腰板没有以前直了,步伐虽然没有年轻时娇健,但是走得是那么轻盈,陪父亲散步,是件廉价但又很幸福的事情。

年前,父母从西安回到澄城县城的家,总是嚷嚷着要去老家农村转一转,那里有他们生活一辈子的邻里妯娌,才离开两个来月,难以割舍是难以言明的牵挂。

大年初一,吃过团圆饺子,放在农村老家,是自家亲戚互相拜年走动的时候,父母呆在家里,等小辈拜年发压岁钱。在县城单元楼里过年,父亲总在耳边唠叨:家里太冷清了,不象是过年。母亲说:平时跟过年有啥不一样,天天在过年。女儿提议:不如看场电影。父母默许,女儿张罗,去县城电影院看场电影。

去的途中,父母脸上洋溢着难以按捺的幸福。看是成龙的功夫瑜伽,女儿戏谑:爷爷年纪大了,估计有些情节看不懂吧。母亲说:就当是看热闹。

装修豪华的演播厅,电影是3D,父母第一次看,开场震撼,立体效果明显,母亲看了会,说有些头晕。电影情节时涨时缓,父亲已是七十多岁的人,精神劲头没有以前充足,平缓时再看父亲,看着看着就闭起眼,不一会儿,微酣在我耳边响起时,我们会意,不禁莞尔一笑。

不多一会儿,成龙在屏幕上打斗起来,热闹情节把父亲从睡中惊起,父亲又打起精神看电影,散场时,女儿问父亲什么情节,父亲说不出之所以然,但是父亲脸上是那么甜蜜和满足。

走在回家路上。母亲说:我幼时看场电影本是件奢侈的事,看场完整电影更是件不容易的事。我和妹妹都很淘气,尤其是妹妹怕黑哭闹,电影开演,场内变黑,妹妹就开始哭闹起来,母亲和父亲抱着妹妹,待在电影散场时的出口处,轮流进来看眼电影,谁也没看完整场电影,到头来,只知道个别故事情节。而今我们已经步入中年,陪父母看场电影,父亲已过七十,年龄大了,看得电影也是残缺不全。

想起父亲年轻,在韩城龙亭工作,我还幼小,因救命之恩,认了门干亲,干妈已是六十多岁人了,待我疼爱有加,那时在三五里外镇上,不时有电影或秦腔戏表演,在我记忆里,凡是有热闹,干妈总是带我一个人去看,看到快要结束,我就进入梦乡,至于如何回家,一觉醒来,我总是躺在温暖坑上,我想象不出一位六十多岁老人,背我在夜深,如何走完那三五里路,如何让我继续酣睡梦乡。

干妈没有嫌劳累,一如既往地带我去看戏,去看电影,到我七八岁,回到老家农村上学,没多久干妈就去世了,每每想起那段时光,心里总是暖哄哄的,但心底更多是遗憾与绵绵不绝的悔恨。

成年后,我和妹妹各自成了家,居家过起了二人世界,生活所迫,总借口工作太忙,在创事业,让我无暇过多关心父母,认为父母在家是幸福的。父母也没有过多烦扰我们生活,自从我贷款在西安安家,母亲比我压力还大,不时地从她节省的钱中给我接济,不时念叨什么时候能还清债务,让我在过多关爱中心中惴惴不安,我软弱无力地宽言母亲:我们还年轻,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的。

我有了女儿,妹妹有了儿子,两个孩子打小就寄托在农村老家,让父母照看,父亲有些重男轻女思想,对妹妹的儿子溺爱有加,女儿感到有些委屈,母亲看在眼里,总是不断弥补,让女儿心里感到平衡。

女儿这两三年在西安上学,和父母处在一起,时间长了,和父亲摩擦不时发生,父亲看不惯女儿购物的随意,总认为女儿从外拿回的食物是吃不惯或剩下的,女儿心中自小埋藏的委屈,父亲絮絮叨叨地埋怨,挣钱不易,让父亲谨小慎为,日积月累,女儿嘴中怨言逐渐多了恨意,有天夜里,女儿从学校回到家,在小区花园里,我告诉起自已幼时往事。

奶奶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过了七十岁,处事糊涂,行动不便,叔伯处得是貌合神离。父母照顾她的起居,奶奶不愿意住在一起,吃完饭时总是要回到老窑休息,妹妹当时只是十三四岁,每天都去老窑帮奶奶扫地收拾,隔三差五用手推车给奶奶把水缸盛满,其它叔伯就住在奶奶周围,没有一个愿意过来帮忙,母亲谈起时有点伤感。

姑姑说奶奶多次向她要钱,她说吃得有父母照顾,穿得有她照看,那里有用钱的时候。那时姑姑家境颇丰,而今每每想起,心中全是后悔,姑姑多次给母亲说:那时为什么没给奶奶的.钱,谈起奶奶要钱做什么缘由,姑姑和母亲猜测:可能是奶奶看到妹妹隔三差五地推水,每天来老窑收拾,奶奶想把要来的些许钱给妹妹,算是对孩子的一点心意。

我有个发小,从县城买了单元房,安了家,多次接父母来居住,父母不愿意来,说住不习惯,在老家农村居住,自由自在。

那年入冬不久,因搭煤生炉子,发小父母中煤气,母亲没有抢救过来,离他而去,父亲脱离生命危险,他和在老家农村的哥哥千方百计隐瞒,让父亲不知老伴已离开人世。

他接父亲来县城单元楼里过冬,老人多次要求回家,他说等到春暖再送回去,等他送老人回家,老人回去没有一星期,就死在家中,在三五个月里,发小父母相继离世,每每谈起此事,发小嘴上除了责恨在家的哥哥对父亲的照顾不周,更多是难以释怀的悔恨。

给女儿说:有些人和你在一起,总是唠唠叨叨,千叮咛万嘱咐,要你穿好衣服、吃好喝好,注意安全,这些话你觉得很烦,但会感到温暖。当你缺钱花时,他们又会说些赚钱不易的话来教训你,但教训过后仍会往你兜里塞钱,那就是父母。

你养我长大,我就陪你变老。褪去青春的青涩,洗尽生活的铅华,才会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和付出,而今父母健在,就是种幸福,不要嫌父母唠叨琐碎,其实那琐碎里凝结着父母对我们所有的爱和期待。

世界上最遥远距离不是形同陌路,而是天人永隔。世界上最大悲哀不是不亲不孝,而是子欲孝而亲不在。和父母在一起时光并不长,而是很短,常让他们满足,那就是回家看看,让父母感受孝心簇拥的幸福。

告诉女儿,人在江湖,相逢一笑泯恩仇,更何况那是你爷爷,女儿释怨,我心高兴。

父母作文 篇2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别让父母对你小心。”这是培根所写的话。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名成年男子,在外工作,年迈的母亲在家劳作,当儿子回来总会收拾好一切,小心翼翼侍奉着儿子,无怨无悔。也许你会说母爱多么无私,多么伟大,当然我不否认,但是作为子女,父母含辛茹苦将你抚养成人,最后他们老了,活动不方便了,只能你来赡养他们了,顾及着你的情绪,他们行为开始小心翼翼,害怕触及到你的逆鳞,看着你的脸色,这便是作为子女对父母的回报吗?

现在的我们还在父母的臂膀下,家的港湾中,所拥有的是父母给予的,我们亦不会对他们小心翼翼。因为这是我们父母,最亲近最爱的人,包容我们一切的人。

假期里,我与家人去游行。排着坐索道的队伍,队伍前不远处的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孩子和父母,陆陆续续的声音传来,他们好似意见发生了分歧。其中一位老人说:“太高了,很危险,咱们还是爬山上去吧,安全。”那老人语气委婉,话语带着丝丝期待,老人身穿红色短衫,灰褐色的长裤,裤脚扎了几圈,黑色的袜子捞得高高的,脚踏着看不出是什么颜色运动布鞋,佝偻着背,他旁边的人衣着花色,穿着黑色敞脚裤,露出一节枯黄难看的脚踝,穿着染了泥的黑色布鞋,背也微微驼着,很明显是旁边老人的伴侣。她眼睛望着前方的索道,抿着干裂苍白的唇,左手轻轻捏了旁边的老人的手心,微微摇头。年轻夫妻微微蹙眉,这时打扮的精致的男孩用力扯了父母一下,大声叫唤道:“快点,快点,该我们了。”最终还是上了索道,在终点处,看到刚才那老婆婆正靠着垃圾桶,佝偻着身子,头探向垃圾桶,红衣服的老人侧站在她身前,递出纸巾。我看向那对年轻夫妻,正带着孩子买东西呢,好似没注意到这边景象。她好一会立起身子,擦干净嘴巴,摁着胸口,和老伴与他们汇合去。

当时我不懂,为什么老人会这样选择,那小心翼翼的眼神是为什么,我想,当时如果我不想坐索道,我会直接向父母提出,我也知道他们一定会同意。

现在我懂了,作为子女的我们总是忽略父母的感受,总是认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是理所应当,而作为父母的他们也会隐藏他们的本意,一切以我们为主,这样便是最好的结果吗?

别让父母对你小心,如果亲人之间都需要小心谨慎,那么这个世界会多么令人委屈?醇厚的亲情又会不会变质?

别让父母对你小心,爱是相互的,不是一方面要求一方面顺从。

父母作文 篇3

90,提到这个年代的小孩,多数人脑子里浮现的就是把头发弄得乱七八糟、五颜六色、打扮得不三不四;不伦不类;不像人类;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早熟少年小混混。

街上有人在打架,不用问,肯定是90后的,只有90后的才会这么坏。听说哪家店被小偷“帮衬”了,不用问,肯定是90后的,只有90后才有这么坏。听说哪家儿子吸毒,哪家女儿早恋,不用问,肯定是90后的,只有90后才会这么坏。

“无论是什么坏事,90后孩子都有份”“90后孩子干的就一定不是什么好事”也许大多数人会这么认为,可是90后真的这么坏吗?她们有的也是好好学习的乖乖学生;她们有的也是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小小雷锋;她们有的也是不折不扣的孝子。为什么要因为一些90后的孩子干了坏事,就认为全世界90后的孩子都不是好人了呢?为什么大人总是喜欢一棒子打死一船人?还老是喜欢拿我们和别人比,数尽我们的缺点,而优点貌似就没有。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虽然有不少缺点,但我们也有不少优点啊!为什么我们的父母只擅长发现我们的缺点,而优点就不会呢?

再来说说为什么90后的孩子会变坏?父母只会赖自己孩子不如别人,可是她们有想过自己吗?难道造成孩子变坏就只因为孩子自己本身吗?我们是90后,大多都还只是青少年,心里承受不了太大的打击,有时父母无意的言语就可能使我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如果父母可以多花一点儿时间了解自己的孩子;如果父母可以多省下一点时间陪孩子;如果父母可以多一点耐心温柔的开导孩子;如果父母可以抛开“打”“骂”的方式多关心一下孩子。那孩子还会这样吗?

请停下您手头的工作,放开您父母的架子,以一个孩子“姐妹”“兄弟”的身份去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拯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