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理论对留守儿童研究的启示论文

文思都 人气:1.31W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及其研究已经成为诸多学科的研究热点。目前, 存在留守儿童外延界定模糊、问题导向明显、忽视适应机制研究等问题。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儿童问题研究的生态性和系统性, 强调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和适应性, 强调留守儿童问题中儿童本身的主体因素研究。受生态系统理论启示, 留守儿童研究应在系统性和发展性的原则下进一步关注留守儿童的分型和分类, 探索留守环境中儿童的适应保护机制以及歧视知觉、认知偏差、情绪认知、心理弹性等认知调节因素。在实际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应以积极的、系统的、发展的眼光看待留守儿童, 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留守心理环境。

生态系统理论对留守儿童研究的启示论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 生态系统理论; 儿童发展;

留守儿童 (Left—behind Children) 主要是对由于儿童双亲或单亲外出打工而造成的一种亲子离异现象的描绘[1]。近年来, 留守儿童数量急速增加, 2010年留守儿童人数达到了7326万[2], 其中6岁以下幼儿所占比例正在快速增加, 占留守儿童总数的38。37%[3]。

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检索信息显示, 2009年之后留守儿童的研究成果也以每年7000余篇速度增加。目前, 大部分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留守环境中儿童存在的危机和问题的描绘, 是在问题导向下的留守现象研究。这类研究将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描绘了其在家庭—学校—社会层面的诸多不利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留守儿童个性发展、行为、品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影响。问题导向的研究虽然为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问题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结果, 但目前存在留守儿童概念界定模糊、问题导向主导具体研究、研究路径单一等问题。

一、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问题

1。 留守概念的界定模糊

留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 留守儿童更是复杂的、富于变化的、发展的有机个体。在具体研究中, 留守儿童往往被具体操作定义为父母双亲或单亲因外出务工而造成的亲子离异超过一年或半年的儿童。虽然这一界定方便操作, 但其定义的留守儿童范畴庞大、概念模糊, 同时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首先, 留守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描述, 很难被具体概念界定, 留守儿童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群体或一个稳定的人口统计学变量, 留守儿童相关变量混合了来自教育、心理、环境、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内涵虽然泛指亲子离异现象中的儿童, 但其界定边界比较模糊。典型农村留守儿童与农村非留守儿童、城市儿童甚至非典型的农村留守儿童之间有较大的异质性, 造成他们出现发展差异的原因不仅仅是留守, 还有更多复杂的混合因素在起作用。

其次, 留守是一种状态, 具有不稳定性和复杂性, 留守儿童的'界定需要充分描绘不同的留守状态、留守状态的变化及与留守相关的其他问题。真实的留守状态涉及的问题往往十分复杂, 在留守过程中, 儿童往往会经历间断性的留守、抚养人的变动甚至留守—流动儿童间的转换, 大量农村儿童事实上存在于典型的留守儿童与典型非留守儿童之间, 这都给留守儿童界定本身带来了挑战, 简单地将留守儿童界定为留守时间超过半年或一年的、双亲或单亲外出务工的农村儿童或许并不能准确反映留守问题, 由此概念界定的研究样本往往也不具备生态性。

再次, 留守的主体是人, 留守儿童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异质性和个体性, 由于长期生活环境的亚文化和微环境各有不同, 留守儿童的共性问题和同质性问题相对较少。更多的是具有典型的特性特征的实际问题。儿童是社会生活环境中的主动适应的有机整体, 留守作为影响儿童发展的一个环境因素, 必然会对混合其他儿童发展的相关因素共同作用于儿童自身, 而儿童作为适应主体, 其整体特征必然会参与到这个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简单地对留守儿童进行界定和筛查, 忽略留守儿童本身的个体差异是目前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2。 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一, 留守儿童研究往往存在先验价值判断, 研究者会先验地判断留守儿童存在问题, 其发展必然受到留守因素的影响和限制。然而, 在儿童研究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发展性原则, 儿童对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其发展潜能必然在亲子离异的生活环境中发挥着积极的调节作用。已有留守儿童研究大多数都着眼于留守经历对儿童的消极影响, 忽略了儿童自身发展因素在留守相关问题上的积极作用, 这种先验的价值判断不仅会直接影响研究的假设和研究结论, 更容易形成片面的社会认识和舆论导向, 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第二, 现有研究大多数在描述性研究水平, 只有少量研究关注到了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机制, 对留守问题发生的机制研究还十分薄弱。

第三, 大部分研究将儿童视为被动的环境适应者, 强调儿童在留守环境下的不利因素和危机以及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鲜有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的主动适应机制进行探讨。

第四, 大多数研究为静态的研究, 没有考虑儿童发展中个体与环境互动的动态因素, 发展这一关键变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无论纵向研究还是横断研究都十分稀少。

二、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对留守儿童研究的启示

生态系统理论是在生态心理学的发展下诞生的一个儿童发展理论, 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 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所组成的生态环境作用的结果。首先, 环境是儿童行为的背景, 儿童的大部分行为都被行为背景即环境影响甚至决定, 尤其是儿童认知的真实心理环境。其次, 影响儿童的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包括微环境 (学校、家庭、同伴) 、中环境 (社区和村庄) 、外环境 (父母亲外出务工环境) 和宏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 。再次,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以生态、系统、发展的视角看待儿童发展, 尤其应该对系统和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 并且在研究中应注意儿童主体对环境的反向影响和作用。

1。 注重系统观下的留守儿童研究

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简单的描述研究和相关研究难以反映留守儿童面临的诸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因素问题。生态系统理论导向下的留守儿童研究应更加侧重于描述儿童面临的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问题, 更应强调以系统的视角来看待留守儿童现象。

首先,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由多重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现有留守儿童研究基础上应进一步在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下, 探讨留守儿童家庭、学校、村落、父母务工环境、留守相关政策和社会文化对留守儿童发展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儿童发展的微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如村落亚文化与留守学校的关系、外出务工父母与替代监护人的关系、替代监护人与学校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其次, 跨学科、跨地域、跨亚文化的留守儿童研究以及针对留守儿童研究成果的元分析十分重要。留守现象综合了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研究领域, 在研究问题的聚焦与构架中应充分体现系统化的研究视角。研究者应充分利用数据库和高级统计技术构建社会—个体—行为系统中的留守儿童问题, 系统化、跨学科、跨地域的研究应成为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新趋向。

再次, 多元研究路径的结合与相互论证对留守现象的研究十分必要。留守现象描述并不只是一个研究变量, 而是儿童真实生活环境中的一个存在现象, 具有更多的现象学特征。因而在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学校、社区进行实地的质性研究十分重要。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应该注重量化研究的结果, 还应在量化研究的同时进行现象学研究、质性研究、行动研究、干预研究等多元研究路径相结合的具体研究。这不仅有助于研究者对留守现象的理解和阐述, 更有助于研究者在系统背景下深入地理解留守现象。在生态系统理论导向下, 2011年秦金亮教授对流动儿童的系列研究中, 不仅对少数个案进行了深入研究, 还在质化研究的基础上对流动儿童群体进行了调查研究。这种系统的、质化研究相结合的系列研究值得留守儿童研究借鉴[4][5]。

2。 遵循积极性和发展性的研究原则

首先, 留守儿童研究中应注意积极心理学取向, 充分重视留守的经历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 避免问题导向下的以偏概全。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存在显着的差异, 不存在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情感的差异[6]。留守经历甚至还可以提高儿童的坚韧性和独立性, 同时可能会提高儿童的抗逆力和心理弹性。在具体研究中应充分考虑儿童积极适应留守生活的机制, 发现留守儿童在逆境中的发展性。

其次, 留守儿童研究应坚持发展性原则, 重视时间 (年龄或发展) 这一重要变量。留守问题是否存在不可逆性, 成年后儿童时期的问题是否依然存在, 这都是留守儿童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近期很多研究都表明留守儿童并不等同于问题儿童, 并非所有留守儿童都有来自安全、卫生、教育、家庭、心理等方面的问题[6][7]。

三、对留守儿童研究的建议

1。 对具体研究的建议

在留守儿童的具体研究中, 应以现象学的视角, 更加系统、动态、积极地看待留守儿童。

首先, 在留守儿童界定中, 应对当前研究的留守儿童特征进行详尽描述, 避免由异质性取样带来的数据污染, 影响生态效度。在研究样本的描述中, 应对留守儿童的年龄、性别、所在地区、社会经济教育水平等混合因素进行尽量详细的描述和界定。更为重要的是, 研究者应尽量对某一些具有同质性特征的留守儿童进行专门研究, 如留守时间在五年以上的儿童、新增留守儿童、抚养人频繁变化的儿童, 这对于留守现象和留守儿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 在研究中, 应特别注意留守儿童的积极适应机制和因留守而产生的积极的心理特征变化。留守是一个客观的生活环境, 更是儿童主观的心理环境, 在未来研究中, 积极适应的留守儿童、主观留守环境的特征以及认知因素在其中的影响作用十分重要。如何描述留守客观环境、留守主观环境以及儿童与环境交互作用中的个体因素十分重要。

再次, 留守儿童研究应尤其重视现象学的研究方法, 重视纵向研究、个案研究、干预研究。这对于了解真实的留守儿童的发展, 了解动态的留守儿童与其所处环境的交互作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 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开展的建议

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 要求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在生态化的视角下, 应从家庭、村落 (乡镇) 、学校、社会多层级的环境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 建立持久的、动态的、多元的留守儿童保护机制。

首先, 应明确留守儿童问题是阶段性问题、发展性问题, 应以积极的导向和发展的视角看待留守现象。

其次, 在留守儿童的关爱体系下, 应着重注意留守儿童的分层与分类, 梳理出留守儿童问题的分级预警标志, 尤其是重大心理行为问题的标志性变量和敏感指标, 提高主动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能力, 有效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级保护和预警预判。

再次, 建立动态、系统的留守儿童监护机制, 在家庭、学校、社区 (村落) 、政府、社会间建立有效的留守儿童关爱层级系统。利用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有序的服务和关爱。

最后, 留守儿童心理环境相较于客观留守状态更加重要。在实际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 不应将留守儿童作为特殊儿童进行监控。在实际工作中, 应充分尊重留守儿童, 避免为留守儿童贴上“特殊关爱”标签和“问题儿童”标签, 要营造良好的留守心理环境, 增强留守儿童的抗逆能力和心理弹性, 及时对其认知偏差和情绪问题进行疏导和教育, 轻管理、轻监督, 重服务、重关爱, 使留守儿童在愉悦、平等、公平的留守心理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淑莹, 陈姝娟, 林雁英。留守儿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新[J]。课程研究, 2015, (2) :29—31。

[2]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德育, 2008, 4 (1) :3—5。

[3]全国妇联课题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女, 2013, (6) 。

[4]董钰萍, 秦金亮。流动儿童受教育的家庭支持系统结构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1, (5) :35—37。

[5]董钰萍, 崔晓文, 秦金亮。优势家庭流动儿童教育支持系统的个案研究[J]。幼儿教育, 2011, (8) :80—83。

[6]黎志华, 尹霞云, 蔡太生等。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基于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视角[J]。心理科学, 2014, 37 (2) :329—334。

[7]王亮。心理弹性导向留守儿童亲子产品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