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个好父亲吗?

文思都 人气:5.84K

引导语:好父亲是如何定义的?那么大家是否知道魏晋诗人陶渊明是否是一位好父亲呢?

陶渊明是个好父亲吗?

陶渊明的五个儿子

陶渊明的五个儿子分别是陶俨(阿舒)、陶俟(阿宣)、陶份(阿雍)、陶佚(阿端)、陶佟(阿通),根据陶渊明的《责子诗》所写,这五个孩子“总不好纸笔”,不求上进。阿舒十六岁了,“懒惰故无匹”;二儿子阿宣更无心向学;阿雍与阿端是双胞胎,十三岁了,连六和七都不认识;最小的儿子还一个劲儿地馋嘴,是个小吃货。

后来五个儿子没有一个成才,陶渊明对此的态度是复杂的。尽管他在《责子诗》中安慰自己“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大体上表现得平和通达。然而他在“自恐大分有限”时,给儿子们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家书,其中表达了强烈的愧疚之情。《与子俨等疏》中先后写到:“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

陶渊明归隐后的第三年,一场大火烧毁了他的八九间草屋和几乎全部家产,陶家逐渐困顿下去,乃至于“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有时甚至不得不出去叩门寻求帮助:“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陶家孩子们也必须参加劳动,才能生活下去。想到孩子们一直打柴担水,不知何时才能免除这种辛劳,陶渊明难过得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我们看他刚添长子陶俨时对孩子的希望,就不难理解他的愧疚。他特意给儿子起名为俨,希望儿子能够做到恭敬严谨。因为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陶渊明还特地为儿子取字为求思,希望儿子能够像孔伋一样有所作为:“尚想孔伋,庶其企而。”可是孩子们现在只能靠辛苦耕作来养活自己。这离当初的期许确是很远,做父亲的自然难免会失落,心中涌起强烈的自责之情。

陶渊明为何在五次出入官场?

既然对儿子们抱有这样高的期许,辞官归家带来的就不仅仅是轻松与安适,而且也有愧疚之情,那为什么陶渊明不选择重返官场,给孩子们提供较好的物质保障呢?毕竟“最高超的心灵,也逃不出物质的需要”。陶渊明曾这样解释过自己不愿再做官的原因:

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

陶渊明说自己性情刚直,才能拙劣。这里的“才”应该指的是在官场上的逢迎之“才”,在这篇《与子俨等疏》的后面陶渊明也称自己“日月遂往,机巧好疏”。这样的自己与官场潜规则相违得太多,继续做官一定会招致大祸。何以见得呢?这就要从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说起。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什么样的?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什么样的呢?如果穿越到魏晋时期,我们会看到穷途之哭的阮籍。阮籍对当时的高压政治不满,但不敢说出口。他三缄其口保持沉默,因此保全了性命,但却难消胸中之块垒,只好借酒消愁,只能在路的尽头放声大哭。我们还可以看到性情刚烈的嵇康,拒绝和司马氏集团合作,就被砍了头,临死之前弹奏的《广陵散》成为绝响,儿子也托给别人照顾。

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中描述过当时的政治环境:“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在“鱼骇鸟惊”的高压之下,陶渊明对现状不满;孙恩叛乱、桓玄篡国、刘裕专权,整个国家处在动荡之中,陶渊明更有恐惧之心。

孔子曾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意为当国家无道之时,还是早点避祸退隐。陶渊明先后五次做官,做过桓玄和刘裕的参军,但都辞官归家。后来刘裕专权残忍杀害大臣,陶渊明曾经在《饮酒》(其十七)中透露了自己的心思:“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性情刚直的陶渊明很清楚,自己留在官场,迟早会给家人带来祸患。从这一点来说,陶渊明辞官也是对家人的一种负责。

陶渊明有没有尝试过随波逐流?

现代人普遍认为好父亲不仅要给孩子精神陪伴,更要给孩子物质保障。那么,为了孩子们的未来,陶渊明就不能隐忍一点,随波逐流,做出自己的牺牲吗?陶渊明有没有做过这样的尝试?

他一生五仕五隐,从中不难看到他勉为其难的努力,但我们更能体会到他内心的挣扎。陶渊明“性本爱丘山”,官场对于他来说是樊笼。如果只是为了物质上的充裕而把自己关在笼子里,就是想一想也觉得非常可怕啊!所以尽管陶渊明在写给儿子的书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愧疚之情,却也说到:“败絮自拥,何惭儿子?” 这里用到一个典故:

东汉时王霸和令狐子伯是朋友。王霸隐居耕田,令狐子伯做了宰相,王霸没有觉得什么不好。可是当王霸见到令狐子伯的儿子时,心里就不淡定了。别人家的儿子衣冠楚楚、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自己的儿子却蓬头垢面、缺牙豁齿、缺少礼仪,看到客人还忸怩不安。两相比较,差距有点大,王霸伤心了,躺在床上久久不肯起来。王霸的妻子开导他说:子伯的富贵怎么能比上您高洁的情操呢?怎么能为了孩子忘记自己的本心?

足见,陶渊明期望孩子能有美好的未来,但让他为五斗米折腰、放弃洁身自好的情操,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他是做不到的。

其实站在现代的角度,抛开招致祸患不说,为了孩子的成长完全牺牲自己的人生,就一定能成为好父亲吗?一个完全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选择同流合污的父亲,又怎么教诲自己的孩子在逆境中勇敢追梦呢?又怎么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父亲”这一精神大旗呢?

陶家孩子们对父亲弃官回家怎么看?

我们还是来看看陶家孩子们对父亲弃官回家的态度吧:东晋义熙元年,也就是公元405年,41岁的陶渊明放弃了彭泽县县长的职位,回家当农民。当看见自己家简陋的房屋时,他不由“载欣载奔”,高兴地跑了起来。孩子们得知父亲要回来,早早地等候在门口,看见父亲欢欣雀跃,最小的儿子阿通也就是陶佟才7岁左右,说不准还会扑进父亲的怀抱。陶渊明牵着孩子们的手走进家门,发现桌子上的酒壶已经装满酒,这时他的心中一定会温暖如春吧:妻子翟氏不仅没有责备自己,还贴心地准备好了自己爱喝的酒。无论是妻子还是儿子都对陶渊明的回家没有一句怨言。

陶渊明辞官回家,虽然没有给予孩子充裕的物质条件,却避免了祸患及身,更给予了孩子们更多的精神陪伴,一起看日出是不成问题的。同时他也以自己的人格操守告诉孩子一撇一捺的“人”字到底该如何写。尽管他的孩子没有成才,却都成长为自食其力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回家的陶渊明仍然是一位好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