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为什么被后世奉为元圣

文思都 人气:2.53W

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用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周公为什么被后世奉为元圣,希望有所帮助!

周公为什么被后世奉为元圣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公的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封在周地,故称周公。

周公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周公“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是儒家政治思想的直接来源,儒家思想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礼”也源于周公。孔子一生所追求的正是周公式是事业。

自东汉以来,人们常以“周”、“礼”并称。唐代韩愈则把周公列入儒家道统的关键人物之一。

周公自幼奉行仁孝,多才多艺,文王在时,他就以孝仁而异于群子。武王即位后,周公成为武王的助手,地位和老臣姜太公相当。

公元前1046年,周公辅佐武王统师于盟津,即今天的孟津,渡过黄河,在牧野誓师,誓词就是《尚书》中的《牧誓》为周公所作。《牧誓》痛斥商纣王只听妇人妲己的话,不祭祀祖先天地之神,暴虐百姓,天怒人怨,申明武王躬行天罚,并鼓励战士勇猛杀敌。

牧野之战,商朝灭亡,西周王朝建立。灭商回来后,在镐京武王同周公谈起在洛水和伊水之间的平原地带建立新都,以便控制东方。武王还把原来商王朝直接统治的地方分成三部分,分别由管叔、蔡叔、霍叔掌管,史称为“三监”。

后武王因病去世,成王年纪还小,于是周公毅然挑起了“摄行政当国”的`重担。于公元前1022年,顺利地讨平了三监的叛乱,乘胜向东方进军,并灭掉了奄,即今天山东曲阜等五十多个国家。从此,周的实力延及到海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东征叛国”,平定三监。为了更好地统治被征服的地区,周公又分封诸侯,以屏周室。同时继承武王遗志,积极在洛水之滨营建洛邑。

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后居洛阳,并制礼作乐,天下大治。

周公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始终被后人所称颂。周公致政三年后,在丰京养老。不久得了重病,临死前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葬在成周,所以后人在洛阳为他建立了周公庙。由于周公开创了千秋伟业,使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被后世奉为天下第一圣人——元圣。所以,周公庙也被称为“元圣庙”。

后人为了追念先贤,在全国建立了多座周公庙。其中洛阳周公庙,陕西歧山周公庙,山东曲阜周公庙,并称为我国三大周公庙。

洛阳周公庙始建于隋末唐初,为隋将王世充草创,唐、明、清均重修过。洛阳周公庙坐北朝南,现存一组古建筑,依中轴线自前到后依次为定鼎堂、礼乐堂即会忠祠、三殿及东、西配房、石狮等。大殿四角飞檐起翘,拓展伸张,比例匀称,节奏和谐,既庄严稳重又隽秀灵巧,殿内现供奉周公、召公、毕公及周公长子伯禽,次子君陈五尊圣像。

后殿为定鼎堂,是庙中现存主要古建筑,取“成王定鼎于洛阳”之意。它西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青简瓦件,龙凤屋脊,两端饰以吻兽。

定鼎堂后面为会忠祠,清代单檐硬山式建筑,西阔五间,进深两间,现陈列一组人物群像,再现了当年周公制礼作乐的场面。置身此殿仿佛能聍听到典雅而悠扬的韶乐,故改名为“礼乐堂”。

后殿是清代单檐硬山式带前廊建筑,现在陈列洛阳五大都城遗址出土的文物。并展示隋唐东都城宫城、皇城沙盘模型。

东、西配房为清代硬山式建筑,被辟为《周公史迹陈列》展室。

周公庙南大门两侧,各有一株古槐,据专家研究后得出结论,树龄已有八百年以上。这两株古槐,皆树干中空,仅以沟壑斑胶的树皮支撑其庞大的树冠。而树冠上虬枝高举,枝叶繁茂,其生命力之旺盛,令人叹为观止。

洛阳周公庙是洛阳市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明清建筑群之一,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周公后裔寻根问祖,祭祀祖先的圣地。

该庙近经整修,已辟为《洛阳都城博物馆》。该馆是以大型沙盘模型和文物,展示古代五大都城历史风貌为主,以表现周公事迹和河洛文化为辅的专题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