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为什么被称为画祖

文思都 人气:2.82W

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顾恺之为什么被称为画祖,希望有所帮助!

顾恺之为什么被称为画祖

在中国绘画史上,魏晋南北朝即公元420年到581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长期南北战乱,朝代频繁更替,使当时的文化思想格外活跃,促进了艺术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石窟壁画、墓室壁画、石刻、砖刻及漆画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了开宗立派的专业画家、书法家。在绘画上被尊为“画祖”的顾恺之,和他的卷轴画最具有代表性。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出生在今天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无锡太湖边,他家祖辈都是晋朝官吏,书香门第。顾恺之很小就博览群书,崭露才华。他能诗善赋,擅长书法,尤其精于绘画,是少年成名的天才艺术家。

后人称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和痴绝。才绝,是说顾恺之聪颖,多才多艺;画绝,是说顾恺之擅长绘画;痴绝,就是顾恺之对艺术研究专心致志的精神。

顾恺之的突出成就在于他的人物画,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生动传神,笔法如春蚕吐丝,形神兼备。他的画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打破了以前那种以宗教题材为主的风气,成为伟大祖国艺术宝库里最宝贵的遗产。他的杰作大都散失了,现在保存下来的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画卷摹本,一直为历代视如珍宝。

《洛神赋图》是以曹魏大诗人曹植的著名诗篇《洛神赋》为题材创作的巨幅绢本着色画卷。《洛神赋》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相逢又离别的情节,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抒发了曹植在爱情生活中的感伤情绪,它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极为有名的一篇韵文。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将曹植的天才创造图像化,神韵化。洛神在曹植笔下是水府神仙,是人间梦牵魂萦的美神。冥冥中,对女性心有灵犀的顾恺之,用蚕丝的线条绘摹洛神的服饰、身姿和余音袅袅的步履,用画龙点睛的笔法刻画洛神的眼神、心意和欲言又止的嘴唇,空灵绵藐,神情毕肖。

《洛神赋图》象一幅连环画,把曹植美丽的“遭遇”,绘成了三个画面。“惊艳”描写曹植乍见洛神,惊魂失魄,画面上的洛神“衣袂飘渺,凌波而行,四周岗岚绵延,松青菊黄”。接着是“陈情”,画面上“文鱼相戏,水禽共舞,祥兽盘绕,和风缠绵”,构成一曲爱情的凯旋之歌。最后“偕逝”,有情人终成眷属,曹植与洛神同乘驷马高车,在青山绿水之间,翩翩归去,象一支歌,久久盘旋的余音。这一作品与同一时期的敦煌壁画有相近风格,对后世中国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女史箴图》是顾氏的另一幅代表作,是为西晋张华的《女史箴》所作的插图,这是一个教育女子恪守封建妇道的作品,描绘了十二级贵族女性的形象。比如《冯姬档熊图》,画的是汉元帝在花园里游走时,突遇一头大熊,冯姬奋勇上前舍身救主的故事。再如,《修容饰性图》,描绘了一群宫女对镜梳妆的景象,突出了皇后追求外表美和内在美高度统一的境界。特别是最后一段,画了一个司箴的女史,正在记录上述美好的一切,神采照人,极其富有韵味。《女史箴图》是中国历史上人物画的杰作。

顾恺之的人物画,继承了前人的优秀传统,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创造,成了后人临习的范本。阎立本、吴道子等都受到顾氏的影响,他们是顾氏画系的光大和发扬。

顾恺之,这个情感细腻,心灵丰富的天才,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无所不能,无所不精,连绘画理论都卓然一格。他留下的画论《魏晋顺流画赞》等文章中,提出了“传神,画眼睛”等理论,在中国画史上影响深远。

今天,虽然顾恺之的画大都已经失传,现存画一般都是后人摹本,但是,它们却永远珍藏在中华民族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