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长城作文8篇

文思都 人气:3.04W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城作文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长城作文8篇

长城作文 篇1

去年夏天,我、妈妈和朋友大菲一起去了北京,既然去了北京,最不能错过的自然是去参观长城了,毛主席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为了回应毛主席,我们挑了个晴空万里的好日子去爬长城。

星期一的上午5点钟,我和大菲准时出发,经过接近两个小时的路程到达了长城脚下。大菲去买票,我则出神地望着这顺着山路绵延起伏的长城,因为山路的原因忽高忽低。它延伸到很远,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让人感觉神秘莫测。等到大菲买完票,我们一起进了大门。

因为时间还早,所以长城上的人十分稀少,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地通过了第三个烽火台。我和大菲倚靠在城墙旁边休息,眺望着远方的水天一色,又俯视地上浓得化不开的绿色灌木丛和树林。突然一阵风刮过来,在炎炎的夏日,在既可以使人感到清爽,又可以让那些烦躁的人静下心来,感受世界的美好。

突然,我们的脚被绊了一下,一抬头,我们看到了很多陡峭的台阶,突然感觉有些心有余力不足。我们扶着扶手慢慢的往上走,不一会就“摆脱”了这万恶的台阶。然而危机并没有过去。要不是大菲拉我,我早就撞墙上了,因为我不愿相信“前方道路不通,请绕道而行”几个字是真的。原来爬长城就够累了,再绕到不就要累死了吗?但想归想,总不能半途而废吧,我只好选择了远路。

大概过了40分钟,我们回到了长城上。继续往上走,景色不断地在变化。高低错落的长城高时抬手就能摸到云,低时竖耳即可听见小溪潺潺。虽然有时我们的思绪会被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吸引,但手一碰到长城的墙,思绪又会被拉到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前。两者的结合真是让美丽的世界锦上添花啊!

想着想着,我已经走出了老远,大菲在后面气喘吁吁地跟着我,直到她忍无可忍地喊了我好几声,我才猛然觉醒。时间过得飞快,已经快11点了。因为出门前我们并没有想到带午饭,无奈之下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长城。

长城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名胜古迹,我们要去多了解它。我想,生活,不要只看眼前的东西,我们要去探索,创作出更多文学,开阔心胸,陶冶情操。我突然想起高晓松的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要有理想,有抱负,去追逐文化,追逐远方。

长城作文 篇2

各位游客你们好,我姓代,大家叫我小代就好了。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览举世闻名的长城,我们马上就要到站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长城脚下,远望长城一望无际,它像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一共有一万三千多里,所以我们都称它为万里长城。长城是在月球上唯一能看到的人工工程,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里。今天,让我们都来见证一下中华民族伟大的奇迹吧!

我们脚下的这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是明朝时期修建的。它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大家看一下脚下的方砖十分平整,像个很宽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我们再看看两边的城墙,城墙外沿上有成排的垛子,旁边是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的。向远处望去,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它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更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才修建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正如古诗里说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多少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才凝结成了华夏民族的骄傲啊!

好了,今天的游览就到这里,接下来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希望大家能玩得开心,也希望下次还能为你们介绍美丽的风景

长城作文 篇3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精神的象征。

长城位于中国北部,大约有6700公里长,俗称“万里长城”。它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工程十分浩繁,堪称“世界奇迹”。

听导游说,秦始皇在修建长城时,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上的一砖一瓦,都是古代人民一步步背上去的。一砖重达数百斤,这在如今是难以想象的。长城墙边上有一排排垛口,是用来射击和瞭望用的。每走一段都会有一座烽火台,它像一个堡垒,每当有敌人入侵时,士兵就会燃起狼烟。下一座烽火台上的士兵看到后,便同样点燃,就这样一座传一座,一直传到皇宫。皇帝看到后便会立即做出应对的措施,这就是传送敌情的方法。

关于长城,还有一则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传说,有一位善良美丽的女子叫孟姜女,她的丈夫被抓去修长城。孟姜女望穿秋水,总也不见丈夫回来。她每天茶饭不思,整个人渐渐变得形容枯槁,便整理行装,准备去找她的丈夫。她跋山涉水,走了好久,才到了长城,可得到的却是他丈夫累死的消息。孟姜女悲痛欲绝,泪如雨下。她哭呀哭,哭倒了长城,砖瓦中露出了丈夫的尸首……这仅仅是一个民间故事,却真真切切地反映了当时秦始皇的无情与人民的无奈和辛酸,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相比,他们是多么悲惨啊!可是秦始皇修建长城也并非有弊无利,有了长城,匈奴便不敢轻易南侵,华夏大地便免遭生灵涂炭。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治水等。”

我站在长城上,抚摸着那布满凹洞的砖块,心中思绪万千,也不知这是岁月的痕迹,还是洋炮的弹孔。但我敢肯定的是,这每一块砖都凝聚着中华人民的心血!

曾经,我的脑海里有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是什么使长城屹立千年不倒?现在我明白了,是信念,是一种保卫祖国的决心。我坚信,即使再历经千年的沧桑巨变,它依旧不惧风雨,傲然挺立……

长城作文 篇4

古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既然到了北京就一定要登上长城感受一下古人的巧夺天工。8月10日一大早,我们就来到距北京市区60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的居庸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一直都是龙的传人的骄傲,而居庸关历史悠久风光秀美,天下第一雄关不负其名。

导游给我们介绍说,由于北京是很多朝代的首都,所以这里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为了防止外敌入侵,北京的外围有时竟有四道平行的长城,攻破一道尚且不易,何况好几道呢?所以,在没有枪、没有大炮的古代,北京是固若金汤的。居庸关是长城重要的关隘,是从北面进入北京的门户,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现存居庸关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建筑在一条长达15个山谷中间,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远在800年前的金代,就有"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1998年3月28日正式开放以来,以它巍巍古关雄姿和特有的长城文化内涵,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观,喜迎四海嘉宾。

我们的旅行团队一大早就到了居庸关,排队进入景区。站在居庸关的城楼上极目四望:巍峨的长城如同从相距850米的南北两关伸出的巨手,蜿蜿蜒蜒、曲曲折折、高高低低在东边的翠屏山和西边的金柜山的峰巅上汇合,两山山顶的直线距离达1150米,成为一个封闭的圆周。翠屏山高150米,山上的长城长1500米;金柜山高351米,山上的长城长2100米;联结两山的河套上,还有57米长城。在如此险峻的山上修建双重保险的长城,可见当年居庸关要塞之重要。居庸关分为河套和东山两侧长城,我们选择东山,感觉地面上的石板都被踩的凹进去了。

我们踏上长城的第一块方砖,就油然升起对祖先的敬佩。这一块块的方砖全是混杂着石头的,有花岗岩条石垒成的,有碎石块砌成的,有砖砌的,说明它的建筑年代不同。长城上的敌楼、烽燧、铺房,是古代打仗时作为掩体和士兵居住的地方,共修复了25座,这些按明代规制烧的城砖,都是靠人工、牲畜往上运送材料。高大雄伟的城楼,南北各有一座,楼为三重檐歇山式绿琉璃瓦翦边,高21米,下面城台高10米。城楼是指挥作战的中心,所以建造高大。站在楼上,可以一目了然,有利于观敌情。城台下面有券门通瓮城。瓮城即大城门外的月城,用以增强城池的防御力量。看着这些砖,我又想起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走了一段没有台阶的路,我看到了第一座烽火台。不知不觉间,脚已经踏上了居庸关长城的第一级台阶。我一看这些台阶只有一块砖那么厚,就觉得长城也不过如此了。可是我还没有走到一号烽火台,就发现我错了!长城上的台阶非常没有规律:这会儿还是一层砖那么厚呢,突然就变成三层砖那么厚了。往上看,烽火台的门已经触手可及。烽火台之所以被命名为"烽火台",是因为每个城台之间的距离很远,有敌人入侵时,往往没有跑到另一座城台,那个城台就被敌人攻破了。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想出了一个办法:一个城台发现敌情后,就迅速地点起狼粪燃气的烟。其它城台的士兵看到了,也点起狼烟。就这样,信息一站站地传下去,长城就牢不可破了。成语"狼烟四起"就源于这个典故。

烽火台内没有什么惊人的构造,于是我简单滴看了一下就出来了。出了烽火台,我才认真的看了看长城。长城的脚下有两条铁道,现在就有一列火车"嘟嘟"冒着白烟,穿过长城下的隧道,到达长城的另一边。长城墙宽窄、高低变化大,最宽16。7米,最窄1。2米。东山长城比河套长城高出370米左右。城的墙体内侧低,外侧高,外侧叫垛口墙,内侧叫女墙或宇墙,可以有效地抗击敌人;有一个个较小的瞭望口和较大的射箭口。因为瞭望时,不能伸头,一伸头,敌人的箭就会射到脑袋上了。所以,瞭望口就比较小。射箭时,需要的空间就比较大,所以要在垛子与垛子之间射箭。

向长城的远方看,长城一直在山岭上蜿蜒盘旋。走着走着,经过了二、三号烽火台,到了四号烽火台。在四号烽火台上,我回头看不禁惊呼:呀,竟然已经爬了这么高了!往上继续爬,爬到了"好汉坡"。坡上有两块大石头,一块写着"好汉坡",另一块写着"不到长城非好汉。"我心里乐滋滋地想:既然这里是好汉坡,那我现在就是一个好汉了吧!

游览居庸关主要是观赏那高大雄伟的关城和连锦起伏的垛口,以及云台精美石雕。由于马上要到导游规定集合的时间了,所以我们就没有爬到最高处,也没有感觉到疲倦劳累。不过每级台阶也确实好高,要是爬过15个烽火台,或上或下地踏过4100多米的环形长城全程,那需要五六个小时。

我最后意犹未尽的看了一眼,就一步步走下长城。纵览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两千余年的变迁,为我们了解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的发展状况展现了一幅壮美的画卷。198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虽然我没有到达最高点,但这次览胜经历,仍然是我的一笔财富。

长城作文 篇5

腊八节毕竟由来已久,因此有关腊八节的传说也有很多很多多,其中也不乏牵强附会之传说,下面来看看这一则腊八节的传说,传说腊八节也秦长城的修筑有关。

传说秦修长城时,修筑长城的那个劳苦人民常年吃住在修筑的工地,但粮食却要靠家人来送。有的人因为离家遥远,有的人家里十分贫穷,粮食不够吃,也不能及时送到。传说有一年腊月初八这天,民工们都断了粮,没办法大家只好翻搜粮袋,将收集的豆、粟等各种杂粮会集到一起,熬了一锅粥吃了,但最终还是有很多人饿死了。

后来人们为了悼念这些死去的人,每年到腊月初八时就吃腊八粥,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也由此而来。

长城作文 篇6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纳闷,成语又不会动,又怎么能搭长城?你可别不信,我们现在就一起去见识见识成语如何来搭长城吧!

国有国规,家有家法。成语搭长城也有规矩,不守法的“工匠”可是会被解雇的。只见“工头”石老师霸气十足地讲着要求:“每个人说一个成语,必须是带有数字的,而且要在 秒钟内说出来,否则,效率不高可是会被开除的。”

大家纷纷举手,要求竞标这项工程。其中“工匠”瑶瑶慌里慌张地走到“工地”,心神不定地看着“工头”,一看就知道是个只有三脚猫工夫的'“工匠”。只见“工头”一声令下,“工匠”们便开工了。不过一会就轮到了“工匠”瑶瑶,只见瑶瑶愁眉不展正在冥思苦想,忽然瑶瑶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她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踌躇满志地说:“一分一秒。”只听一片哗笑,瑶瑶自以为是大家在夸她有才,谁知,“工头”却把瑶瑶给“炒鱿鱼”了。原来这“一分一秒”可是一块废弃石料,怎么能拿来“修建长城”呢?“工匠”瑶瑶咬牙切齿的回了老家。

“工匠”谷建斌就与瑶瑶不同级别。只见他镇定自若,信心满满地走上了“战场”。他出口不凡啊!只见他脱口而出:“五湖四海。”几场较量之后,他明显是脑力不消,一下子慌了。姜还是老的辣,追后 “工匠”大获全胜。谷建斌“工匠”只好垂头丧气的回老家。

人们都说:“职场如战场。”我想也是,如果不多积累成语。下次成语搭长城又会惨败。看来我还得多多用功,才能在成语长城上“立足”呀!

长城作文 篇7

边塞,对我来说,曾是一个多么遥远的词,可是在榆林镇北台,我亲眼看到了古诗词中描绘的塞上风光。

沿着偏僻的乡间公路,转到千回百转的羊肠小道,再爬上陡峭的土坡,费尽周折,我总算看到了镇北台。在蓝天的映衬下,它灰黑色的身躯透着千百年来的威严与刚毅,层层而上的敌台显露出成熟与稳重,砖垒的城墙体现了古国的睿智。这就是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行至台前,这才发现当年守台将士的营房边傲然挺立着两棵古榆,我抚摸着粗糙的树干,心想:也许,当年的守台将士也是这样边摸着它们边注视着它们的成长吧。军营的生活紧张而单调,榆树的陪伴定让战士们心存慰藉。岁月流逝,将士不知何处去,古榆依旧斗北风。狂风、黄沙,战火都没能击垮它们,反而更使它们枝叶吐翠,生机勃发,以更加斗志昂扬的精神去面对一切困难。而这点精神,不就是守台将士的精神吗?是榆树被战士们内化了,还是战士因榆树面鼓舞?

我踏着石阶,登上敌台远眺大漠,就好像沿着岁月的阶梯攀上历史的高处瞭望世界。镇北台视野开阔,四周尽是一望无垠的沙漠。令人惊奇的是,沙漠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一片金黄,而是披上了苍翠的外衣,偶尔才会露出一点黄沙,更意外的是,西面还有一湖水,是水库!水库晶莹透亮,映出了西下的夕阳,水光潋艳,恍若身在江南。原来,为了抵御风沙的侵蚀,当地人不辞辛劳,种了大片大片的治沙植物,又修建水库,保护水源,使榆林俨然成为了塞上江南。看哪!那翠色一直平平静地向天边延伸,最后变得有些矇眬,再看远些,一道来自天空的白光刺入眼帘,再往上一点便是淡蓝,后来则愈发地蓝,蓝成一体,天空看上去就像一块硕大的蓝宝石,透着奇幻的空灵。整个渐变过程却似画家的笔触一样,技艺精湛而笔法细腻,真是鬼斧神工啊!在天空的画布上,不高不低地嵌着一轮光环耀眼的太阳,更添了几分沙漠的苍凉感。

下了镇北台,我回望了敌台,相较来时,它更添了几分肃穆、沧桑。我一转头,就被另一番景象所深深吸引了。这是一段土长城的废墟,显然因风吹日晒和年久失修而风化得差不多了。循着这段长城,我们走向了一片荒地。沙漠中的草似乎都惯于风沙搏斗,当我走在草丛中时,双腿仿佛被鞭打了一般隐隐作痛。一看,已被刮出道道伤痕,我咬咬牙,继续向前。终于,我们看到了一座保存得还算完好的古烽火台废墟。它的一侧有一个门洞,可以爬到上面的平台。我挤进窄小的洞,跨过土块与石块,发现要想爬上平台几乎无从落脚,最后,在叔叔的连拉带扯下,我总算上去了,平台上居然工工整整地铺了石板,依稀看得出昔日的风貌。这时,叔叔想到另一边去看看,在他跨过门洞时,脚在洞上方的一块石板前点了一下,他刚踏上另一块石板,就只听哗。那块石板同它下方的泥土一起塌落下去,掀起一股呛人的烟尘。没想到土长城是如此脆弱,大家面面相觑。在黄昏中,沙漠中的长城显得十分凄凉。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真是会轰然倒塌的。我们无奈地离开了长城。

周遭静极了,夕阳射出一抹余辉,照在沙漠中的城墙上。

长城作文 篇8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像一条蜿蜒盘旋的长龙,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长城不是一道独立的城,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

来到长城脚下,极目远眺,青山连绵起伏,好似绿色的海洋。长城便似海洋中的金色波浪,熠熠生辉。

登上长城,远远望去,长城就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长城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长城靠外一侧的女墙,筑有垛口,高约两米,垛口之间凹下去的部分叫“瞭望台”,用来窥望来犯之敌。有的垛口下部还有一个小洞,叫“射口”,用来射击敌人,巧妙的是射口稍向下倾,利于弓箭射出,同时使敌箭受阻。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啊!

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TAGS:精品 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