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校课程管理制度(通用10篇)

文思都 人气:2.89W

在现在社会,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学校课程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学校课程管理制度(通用10篇)

2022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篇1

广播操、眼保健操、活动课程是中学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体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不断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特做如下要求:

1、坚持每天一次广播操,一次眼保健操制度。

2、课间操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与,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坚持晴天室外操,雨天室内操。班主任老师跟班,负责班级管理,体育老师一人整队,其余体育老师分级部检查、监督学生做操情况。每天对学生做操情况进行汇总。

3、要求课间操各班集合整队,做到快、静、齐,做操动作准确、优美,姿态正确规范,态度认真严肃,并组织学生检查,教师抽查,每周公布一次评比结果,将学生合格情况载入体育合格证。

4、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活动课程,做到时间、场地、器材、经费、教师五保证,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5、活动课程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举、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判素质的全面提高。

6、班级制定本班的活动方案,坚持依照课外体育活动安排表进行,由各班主任负责组织,体育教师负责巡回指导,做好活动情况登记,搞好学期总结测评。

7、学校坚持每年四月份和十一月份举办学校体育节、艺术节,使参加人数达到学生总数的100%。

8、成立校级田径队、舞蹈队、合唱队、管乐队、科技活动组、信息技术活动小组等课外文体活动小组,促使初中生全面发展。

9、在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10、学校对班主任及其他教师落实此项制度情况进行考核,学期末与教师奖惩挂钩,与教师学年度考评挂钩,与教师评优选先挂钩。

2022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篇2

一、新课程备课管理制度

1、每学期第一周进行学校教学例会,由担任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并上交教科室。

2、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完成编写活动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等。

活动设计中要确立活动目标,制定活动方式,突出学生活动。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发展合作能力。

3、担任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每月集中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二、新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1、校教科室负责学校课堂教学管理和评价工作。

2、教学中要积极动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3、教师应严格按照课表上课。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遵照课程评价方案实施教学。

5、成立课教研组,确定教研组长,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6、每学期定期开展校本教研组活动,交流讨论课经验。

7、如课堂教学需在校外进行,教师必须事先上报学校并负责学生活动中的安全。

三、新课程的评价制度

1、课程课堂评价参照课堂评价表实施。

2、任课的教师要认真做好课评价工作,对学生参与课的学习情况做出适当的并能体现课程特点的评价(学生评价表)结合学生自评、师评一同进行,并定期将评价情况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3、课程实施小组成员每月要对任教课的教师活动设计方案,课等进行综合评价,与月常规评比挂钩。

4、课程实施小组定期对评价方案进行研究,探讨,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实际不断修定完善评价方案。从学生、家长、社会、效益和学校规划及培养目标等多角度出发,对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开展提出改进方案。

5、学校对课程教师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价,每学期期末进行“课程优秀工作者评比”。

四、课程改革实施目标

1、注重课程改革成果收集,每期召开一次课程工作总结会,表彰先进并收集好开发出的课程,加以论证,推广。达到一定数量后形成文集。每学年课程管理委员会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已有课程改革情况进行积效评估。

2、形成课程改革激励机制,对课程改革成绩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并作为评优、评先、晋级的依据。

2022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篇3

一、制定课程计划的依据

1、学校愿景:将学校办成一所具有复旦特质的精品初中。

2、办学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指导思想: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长宁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制定本校课程计划。

二、课程目标

1、学生培养目标:传承“服务、团结、牺牲”的复旦精神,培养具有爱国、明礼、自律的学生;遵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复旦校训,培养具有乐学、勤学、善学的学生;践行“努力前程”的伟人期望,培养具有健康、乐观、向上的学生。

2、教师发展目标: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定“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探索初中阶段学生的教育规律,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良好发展。进一步完成“传承和创新复旦文化,培养具有复旦初中文化特质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目标。成为学校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得到提升。

3、建设目标:贯彻“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德育为核心,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双语、体育、艺术和科技教育为特色,以学校人才高地为突破口,通过博雅课程经典诵读活动,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悟经典诗文的丰赡内涵,涵养复旦师生的性情品德,提升人文素养与创新素养,形成复旦特质的校园文化,全面推进学校发展。

三、说明

1、六、七、八、九年级学科类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具体说明。

2、语文课开设经典诵读课,每周1节。

四、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意义

(1)有利于教师潜能的挖掘和特长的发挥,从而更好地体现和巩固学校的特色。

(2)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和研究得到充分保证,为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2、课程实施的组织

学校成立以校长、书记为组长,教务处、德育室、总务处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领导小组。在课程领导小组下面成立以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为成员的课程小组。

3、课程实施的措施

(1)建立课程实施的培训制度: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更新培训理念,从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掌握理念与具体实施相结合。

(2)建立校本研究制度:学校建立校本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和研讨,建设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学校采取案例研究、同上一节课、优秀教师教学展示课、典型课例教法比较、教学设计评点、教学技能竞赛、教学反思交流等形式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3)构建学校评价体系: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注重探索建立发展性学校评价体系,校本评价要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成长过程。

2022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篇4

课程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继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英语专业决定将语音、国际贸易函电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具体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动理论与实践、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的结合。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精品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精品课程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要立足于专业建设,从课程体系的整体角度出发,优化结构,精选内容,突出个性,注重实践,形成特色。

2.协调发展原则:要把素质教育置于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知识、专业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 以人为本原则:要强化学生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辐射示范原则:要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与辐射效应,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我校教育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校整体战略目标,结合学校现有条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成两门校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并力争创建达到国家级标准的精品课程。

三、建设内容

1.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着力培养思想品质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的精品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精心打造工作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

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应达到30%以上。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做到规划完整,措施合理,效果明显。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专业类课程“双师型”教师应达到70%以上。搞好校企合作,引进行业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并逐步达到符合课程性质与教学实施要求的比例。加强实践指导教师的培养,提高实践指导教师的操作能力与指导能力。注重研究型教师梯队建设,使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能够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并取得市级或市级以上成果。

2.强化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建设

以应用性职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深入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在贯彻执行相关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标准。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其中的专业课程要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3.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逐步适当地采取有明确针对性的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的效果。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现代教学手段的合理有效调度,在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合理而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4.加强课程基本建设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进一步完善精品课程相关的课程标准、教案库、课件库、习题库、试题库、实验指导书、资料库等课程基本资源。创建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精品课程专门网站与教学资源库,突出精品课程的开放性与示范性。种类教学文件、教学资料、文献目录以及教学录像等要网上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校内共享,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辐射功能与带动作用。

5.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要与精品教材建设有机结合。精品课程应选用国家优秀教材或省级优秀教材,进一步加强符合我校教学实际、反映我校学科特色的校本教材建设,推动开发由文字教材、电子教材、教学课件、案例汇编、习题库、试题库、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构成的立体化教材。学校鼓励并支持精品课程主讲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

6.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精品课程建设要遵从职业教育规律,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尽量结合企业在生产和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开设综合性、实用性和探究性实验或实践,开展研究型教学,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小型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继续加强情景教室和开放实训中心建设,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并且做到设备完好率与实验实训开出率高。学校与行业企业要大力开展合作,共同搞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做到布点合理,功能明确,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积极鼓励、指导学生考取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努力提高证书的获取率;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扩大参与面,提高获奖率。

7.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业考核模式

精品课程要以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核为目标,积极开展考试内容改革,不断改革考试、考查的传统模式,探索符合教学内容特点,切合学生学习实际,既有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发挥考核的反馈功能,又有利于通过考核,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的新办法、新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业绩,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8.以研促教,进一步推进教科研工作

精品课程建设须使教育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边科研、边建设,以建设拉动科研,以科研促进建设。获准立项的课程,在建设期间,应有校级以上科研课题或项目成果,力争获得市级以上成果。

四、立项办法

1.立项的准备

各教学部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精品课程建设方案要求,认真制定相关专业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对现有的文化类课和专业类课程,逐门对照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要求,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条件等方面着手,充分论证,精心选择,从而确定精品课程备选课程。

选择准备申报立项的课程时,一般应考虑如下内容:

(1)课程在专业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作用。

(2)相关课程师资队伍现状。包括现有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特长等;课程建设负责人情况;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

(3)课程建设的现状。包括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是否完备及完善程度;选用或自编主要教材及辅助教材情况;实验、实训等实践性课程开设情况;课程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改革情况,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考核与评价方式的改革等。

(4)课程建设的目标与预期成果。

(5)课程所需教学条件现状及改善构想。

(6)课程建设的主要措施及实施步骤。

2.立项程序

(1)申报:英语专业填写《语音精品课程建设申报表》、《国际贸易函电精品课程建设申报表》

(2)评审: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的精品课进行评审。

(3)立项:对通过专家评审的申报项目,学校与项目负责人签订《精品课程建设协议书》,正式立项。

五、课程管理

1.实行课程负责人制

精品课程建设以课程为管理对象,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实行课程负责人制。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精品课程建设的各方面工作。

课程负责人一般应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及三年以上担任本课程主讲的教学经历,且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师德高尚的教师担任。

课程负责人应对课程建设工作有明晰的构想,根据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的要求,拟订《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书》及《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并负责组织建立课程建设小组,领导建设方案的实施,接受评估检查与验收。

课程负责人要组织小组成员全程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工作。如教学内容的研究;学生需求的研究;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的研究;相关政策的动态研究;其它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研究等,以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

2.突出建设过程的管理

精品课程建设一般以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学校于每学年结束前组织中期评估检查,如果建设项目出现进度迟缓、发生重大教学事故、建设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限期整改、减少建设经费、或撤销建设资格等处理措施。

3.实行项目评估验收与项目复评制度

精品课程项目建设结束后,学校组织专家根据《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精品课程评估指标》进行评估验收,项目小组应提供下列材料:

(1)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2)精品课程建设自查报告及相关资料包。

(3)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科研成果。

(4)具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录像。

(5)精品课程建设经费具体使用情况报告。

(6)能够反映精品课程建设的其它材料。

六、建设经费预算

设立精品课程建设专项经费,经费主要用于下列事项:

(1)教学大纲的修订,各种文字、声像教材的编写、出版、印刷,试题库建设。

(2)课程建设方面调研活动的差旅费。

(3)小型教具、模型、挂图、教学资料、课程软件购置与开发所需费用。

(4)项目验收和鉴定所需费用。

(5)主办或参加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改革研讨会、教学经验交流会的会务费用。

(6)精品课程建设期间的部分劳务费用。

2022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篇5

1.教师应在备好课的基础上,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上好每一堂课。

2.教师上课前应整理衣冠,做到服饰整洁,仪表端庄大方,不准穿背心、裤衩、超短裙、拖鞋及奇装异服上课。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

3.教师在上课预备铃响后应离开休息室进入教室并做好上课准备,上课时学生要起立,师生互致问候。

4.教师上课前要负责做好学生出勤情况记录,发现缺勤情况的请课后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去向。

5.教师必须带教案上课。应站立讲课。

6.教师要把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教书育人,讲求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7.教师口语要准确简练,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声音要响亮,并尽可能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板书规范工整,布局合理,能体现出讲课的重点。

8.严禁酒后上课,上课时必须关闭手机;严禁在教室里抽烟,无特殊情况不得中途在走廊上或教师休息室里逗留。

9.教师要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拖课、不提前下课。

10.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上课时教师不得把学生赶出教室。同时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

堂内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应由任课教师或协同班主任负责在课后处理。

2022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篇6

(一)学校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

1.学校领导听课要求

第一、领导听课要有计划性、目的性、针对性。

第二、学校领导听课前要有充分准备,掌握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第三、学校领导和中层领导要按各自工作职责要求的听课节数完成听课任务。

第四、学校领导听课要有记录,听完课后要及时评课或反馈意见。

第五、学校领导要重视非考试学科,非考试学科听课节数不得少于总听课节数的四分之一。

2.教师听课制度

第一、教师应积极参加听课活动,凡同学科的研究课、公开课、汇报课,以及学校要求的集体活动听课必须参加,并做好听课笔记,每名教师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年组长不得少于30节。

第二、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要互相听课。

第三、认真参加评课活动,诚恳提出意见,互相交流提高。

(二)学校教研工作制度

1.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苦练基本功。

2.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

3.学校每学期要开展课堂教学评估一次。

4.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到先进学校学习,加强与先进学校的联系。

5.学校要做好教研活动记录,教师要做好笔记。

(三)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1.“结对子”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中实行“导师制”。

2.“指路子”学校要对青年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听课,并及时进行点评、反馈和鼓励。

3.“压担子”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要上一次公开课和汇报课。

4.“搭台子”学校尽可能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施展才能的机会。

(四)骨干教师培养制度

1.在骨干教师认定上,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将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素质,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的教师确定为骨干教师。

2.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坚持多规格、多层次、多渠道,研培结合、周期培训的模式。

3.骨干教师考核,要坚持考核、考查、考评相结合,每年考核一次。

4.学校要建立健全骨干教师档案。

2022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篇7

每学期至少检查三次,每次根据教案质量赋分,教案检查基本要求如下:

1.课程表、教学进度表、学科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等按所教学科学年度的具体要求齐全。

2.单元计划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课时安排合理。

3.课时计划格式正确,内容、目的、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时间各项齐全,书写认真、规范。

4.教学过程内容具体,科学适用,体现实效性,教学方法灵活有创新,与同学科、同学年教案无雷同。

5.作业布置有具体内容,板书设计规范。

6.教学后记能真实反映教学情况,准确记录教学得失。

7.教案节数足,提前量适宜。

8.教案本保管干净、整洁。

每学期期末将三次检查结果平均核算为教师教案制作的最后得分,纳入到教师“一评三考”成绩之中。

2022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篇8

1、组织本年段班科教师共同负责,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纪律卫生管理工作。

2、开好年段班主任或全体教师会议,研究解决学生学习和思想品德中的问题,协调班科任教师间的教育要求。开展好本年段的校内外教育活动。

3、组织本年段(组)教师的政治和业务学习,负责计划、组织、检查、总结本组的教学工作;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本学科的教学和本年段的教学进度和要求。

4、协助教导主任安排好教师的教学任务,遇到有教师不能上课时,要及时协助教导处组织教师代课,做到不因教师请假而使学生停课。

5、协助教导处检查教师备课情况,推行教师在个人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开展好年段集体备课活动。

6、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确定教研课题,推动教学改革,努力积累教学资料,积极指导学生的课外学科小组活动。

7、通过“导师制”、示范课、学习外单位教学经验等方式,帮助新上岗的教师和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8、关心教师的思想、生活和身体健康。

2022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篇9

一、学校课程管理目标:

(1)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

(2)在正确处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间的关系,保证国家课程质量的前提下,逐步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独立或合作开发有特色的课程,稳步推进课程校本化的进程,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3)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革教与学的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争取更高更优的教学质量。

(4)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组织教师广泛地利用本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

(5)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

(6)确保学生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创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内参与课程决策与教学活动。

(7)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

二、学校课程实施的管理:

(1)教学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建立教学管理网络是《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有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证。我校完善学校、教导处、教研组三级管理网络,实施对课程的管理。

(2)加强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管理,把管理的重心从教案管理转移到课堂教学管理,研究制定发展性的学业评价及考试管理制度。

(3)备课要实行分层管理,因人而异,注重实效,防止用单一化的备课模式来统一要求教师。给优秀教师提供广阔的自主设计空间,鼓励他们根据自身的素质特点,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而对新教师和其他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的指导或规范的管理.

(4)作业管理要立足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避免重复劳动。各学段都要严格控制作业量,原则上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家庭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作业总量不超过1时。

教导处应根据教学质量管理的要求,规范教师作业检查的行为,并倡导多样化的、富于实效的作业检查或批改方式。

(5)考核要着眼于改进教师的教学与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反对把获取分数作为教与学的目的。考核方式要多样化,可采用闭卷、开卷等书面方式,也可采取口试、操作、表演、展示等方式。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侧重能力与素质的立意,注重选择现实生活的材料,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三、实施课程管理制度

(一)实施课程备课管理制度

1、每学期第一周进行学校校本课教学例会,由担任校本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并上交教导处。

2、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完成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课后作业的检查。

(1)活动设计中要确立活动目标,制定活动方式,突出学生活动。

(2)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发展动手动脑及合作能力。

3、担任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每月集中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二)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1、教导处负责学校课堂教学管理和评价工作。

2、教学中要积极动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3、教师应严格按照课表上课。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遵照课程评价方案实施教学。

5、成立教研组,确定教研组长,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6、每学期定期开展校本教研组活动,交流讨论校本课经验。

7、如课堂教学需在校外进行,教师必须事先上报学校并负责学生活动中的安全。

(三)课程的评价制度

1、课程课堂评价参照学校课堂评价标准实施。

2、任课的教师要认真做好评价工作,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况做出适当的并能体现课程特点的评价(学生评价表)结合学生自评、师评一同进行,并定期将评价情况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3、教研组长每周要对科组内教师教学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与月考评挂钩。

4、课程实施小组定期对评价方案进行研究,探讨,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实际不断修定完善评价方案。

5、每学年对已有课程进行评估,尤其对校本课程文本进行修订、完善,使之成为正式教材。从学生、家长、社会、效益和学校规划及培养目标等多角度出发,对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开展提出改进方案。

6、学校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价。

2022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篇10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结合教委下发的课程计划,根据本校实际,按以下方案实施:

一、课程设置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制订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每学期初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本学期,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地方与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其中地方与学校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礼仪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重视开展好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兴趣活动四个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课时分配(周)

一、二年级:语文(9课时)、数学(7课时)、品德与生活(2课时)、体育(2课时)、音乐(1课时)、美术(1课时)、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3课时)

三至五年级:语文(7课时)、数学(6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外语(4课时)、体育(2课时)、音乐(1课时)、美术(1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3课时:包括信息技术1课时;劳技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1课时)、地方与学校课程(2课时)。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每课时40分钟,一、二年级每周总课时数26节。三至五年级每周总课时数30节。

三、学校课程管理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是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是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课程设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新课程设置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认真研究课程设置方案,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并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加强管理,科学设置各类课程。

严格执行新课程设置方案,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指令性内容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在课程管理上转变管理思想,研究管理办法,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主体作用,保证足够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发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时 间和空间。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小组,成员包括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