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同步练习题与答案

文思都 人气:2.45W

《孟子》二章

《孟子》二章同步练习题与答案

一、基础测试题。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死亦我所wù ,所wù 有甚于死者。

(2)一d?n 食,一豆gēng 。

(3)cù 尔而与之,乞人不xiè 也。

2、 根据原文填空。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

, , , 。

(4) , ,国恒亡。

(5)然后知 , 。

二、能力测试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呼尔而与之

(4)万钟于我何加焉

(5)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6)必将苦其心志

(7)征于色,发于声

(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于”字用法和其它三项不相同的是(   )。

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征于色

C. 死于安乐        D.衡于虑

3、结合语境,解释多义词。

A.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

B.征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  )

C.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4、加点词不用“使……”(使动用法)这一结构形式来解释的一项是(  )。

A.苦其心志  B.劳其筋骨 C.动心忍性 D.生于忧患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_通_____(  )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通_____(  )

C.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_____通_____(  )

6、翻译句子

(1)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课内问答题。

1、古人说“艰难困苦,至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

2、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的句子。

四、拓展练习题

(一)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手足,子为之

乎 ?'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 ‘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曰:“②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故患有所不辟也

予子冠履而断子手足

是义贵于其身也

2、翻译两文中画线句子。

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万事莫贵于义”,甲文则用

论证 的观点。

4、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与乙文中的

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你认为两文中的“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

(二)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老师笔记《《孟子》二章(练习)》。

【甲】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

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故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

1、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人恒过,

征于色

郑之鄙人学为盖

鲜用盖者

2、翻译句子。

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②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3、乙文的故事证明了甲文中的哪句话?请写在下面。

4、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样的共鸣?

(三)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池非不深也

委而去之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翻译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文章论证天时不如地利时,指出城小易攻的句子是: ,

表明攻势之大的句子是: 。

4、这篇文章可以看住孟子的什么思想?

五、中考经典题。

1、作者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

赞扬了 的人,批评了 的人。

看法: 。

2、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而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第1段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练。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哪两句?选择答案,将它们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 )( )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参考答案:

一、1.A.内城  外城  围着 B.护城河  坚锐,锋利,这里是精良的意思。  放弃 C.极点  畔,通“叛”,背叛。  归顺,服从。 2. A

3. A.这—表判断 B.征验—凭证 C.被任用—发出  4. D

5. A.畔—叛 背叛 B.衡—横 梗塞,指不顺。C.属—嘱 嘱托 D.曾—增 增加

二、1.施行仁政的君主;王道,仁政;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2.“助”的“多、寡”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A.无实际意义,表假设语气,“或,要么” B.界限 C.到 D.施行

5.A B C

三、1.①教诲,教导 ②这样 ③引,拉 ④不如,不及

2.C。正确的'理解应是;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人。

3.D。例句是判断句,A、B、C三项均是判断句,D项是主谓倒装句。

4.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

四、1. 排比 所以说管理老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3. 举例  道理  对比 4.略

5.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参考答案:

l.①先生,对男子的尊称。②第二人称,你。③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④楚国的别称。 2.①你有什么见教呢?③宋国有什么罪呢?③我已经把攻打宋国的打算告诉楚惠王了。

3.“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请献十金”。

4.“吾义固不杀人”。

5.“服”字表明了墨子的论说有理有力,使公输盘无话可说。

6.写墨子说明公输盘的过程。